题目:植物种子萌发出土前的代谢方式是
A.自养、厌氧 B.异养、需氧 C.自养、需氧 D.异养、厌氧和需氧
答案:D
麻辣教师 不应该为异养。种子是利用自身储存的物质,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是自养。
婉 君 《植物生理学》讲过“种子萌发时是异养到自养”。
麻辣教师 可是按高中教材对“异养”的解释应该是利用环境中现存的有机物作为自身代谢所需的碳源和氮源的代谢方式。而种子萌发并没有利用外界的有机物。
一往情生 因为出土前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进行生命活动,属于异养。
麻辣教师 异养应该利用环境中现存的有机物,而不是自身的有机物。出土前利用的是自身的有机物而不是环境中的有机物。
一江秋水 受精卵一旦形成,一个新生命即新个体就形成了,一个种子算一个新个体,其胚或胚乳中贮存的营养物质不是自身合成的,而是由其母体提供的,胚柄从周围组织中吸收营养物质提供球状胚体发育成胚,最终营养物质贮存在胚或胚乳里一系列过程,这个新个体的营养物质不是自身合成的,而是由母体提供的,算是从“环境”获得的吧。
一撇一捺 种子的萌发,严格的来讲应该说是胚的萌发,是种子形成过程中胚的发育的延续。我支持“一江秋水”老师的说法。
小黑牛 自己进行光合作用之前,它的同化作用类型都应该属于异养。
河北张 胚利用的营养实际上是它的“上代”合成的。
麻辣教师 各位说的有道理,落叶植物冬天的代谢类型该是自养吧?
白猫 那要看落多少叶,其他部位有没有光合能力。
麻辣教师 全部落完时,其他部位没有光合能力。是自养吧
waterbuleboy 应该从“自养”的定义上解答。种子在光照等外界条件都适宜时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靠已有的有机物来维持生存,可以认为种子是“异养”的。又如愈伤组织一般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靠外界提供有机物来维持生存,也是异养的。
内质网 按照高校教材,江苏题是有依据的。按中学教材和一般习惯,“代谢类型”描述的对象是 “生物个体“。例如,我们说“水稻是自养型”时,不说“水稻的根是异养型”,也不说“水稻的大部分细胞是异养型”,不说“只有叶子的部分叶肉细胞在部分情况下(白天)光合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时是‘自养型’,其它情况(夜里,雨天)是‘异养型’”。而是从整体上考虑,认为它是“自养型”。这里还有一个“自养”和 “自养型”,“异养”和“异养型”的区别问题。好在江苏卷上没有“型”字。由于中学教材中没有专门提到“代谢方式”这一概念,这可能使部分考生将其与“代谢类型”混淆起来,而误认为是“植物种子萌发出土前的代谢方式是‘自养’”。
麻辣教师 深受启发!就好像人的异化类型是需氧型,但是剧烈运动时却能进行无氧呼吸。而我们却并不能因此而将人归为厌氧型或兼性。题目问的是在特定情况下的“代谢方式”,与生物体的“代谢类型”不完全等同。学生要能正确回答,就必须在教学中强调”异养”和“异养型”的区别。题干文的是“代谢方式”与“代谢类型”也不易区分。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将这两组概念给学生好好区分了。
bluegene 通过拜读各位的讨论,结合题干和选项来看,题目应该没有歧义。正如内质网老师所言,问的是“代谢方式”而不是“代谢类型”,回答时也没强调所谓的“型”。麻辣教师老师提出此问题值得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中学生物教学》2007年互动稿。
评论